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引言
2019年10月27日19:00,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汀蘭”读书会在映秋院208会议室举行第三期读书分享会,本期分享的著作是中山大学温春来教授的《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历史学和档案学专业的同学们积极参与此次读书会。
读书分享会现场
首先,本期主讲人——2017级中国民族史方向的龙佳同学,根据个人阅读的理解与感受,从以下几方面带我们详细解读了《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一书。第一,以目录为线索,简要介绍该书的基本内容,并就其感兴趣之处进行详细阐述。如:在引介第二章时,将几个“夷族”精英进行罗列,从他们的政治选择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第二,以温春来教授的学术经历及其关注领域为内容,将温教授的重要学术成果进行汇总,为大家介绍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视域和探索方法;最后,还和大家分享交流在阅读之后的一些感想和反思,如:对“夷族”精英们的理解,以及对该书不足之处的一些想法,其严密的逻辑思维、深入浅出的讲解风格得到了同学们的赞许。
龙佳同学在解读《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
在之后的学术交流环节,除龙佳同学外的7位评议人分别对其汇报发言,以及自己阅读《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的心得体会作了交流。
2017级档案学专业的李爱华对“黔东”的表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对第三章所提到的“大范围人群认同中的‘想象共同体’性质”做出了自己的理解。
2017级民族史专业的史冏策提出,该书以人物为主线重现了一段西南民族的族群认同,特殊政治情势下的“自主选择”,实现了从选择性共同体到普遍性共同体的转变,也影响了建国以后的民族识别。接着他又谈到了经验问题。经验以治世,治何世,一般是治现世。通过分析书中所述国民政府在西南施政的失败,联系其最近所做的佤族地区民主改革研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的民族政策如何在西南地区推广实施的历史进程做了梳理归纳,讨论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族政策的经验和教训。
2018级民族史专业的杨泽宇从方法论的角度,认为在历史书写中,“史学”与“史实”之间,既相通、又不同。传统“史学”的叙事与叙述手法,规范、完整,但并不一定能揭示历史原貌,只能无限地接近“史实”;而“史实”作为历史真实,又不得不借助“史学”的方式,开掘史料,向世人解密真实。在此悖论之中,田野与文献结合的方法,对于书写“史实”而言格外重要。
2018级民族史专业的李俊提到书名中的“身份”问题,她关注到温教授笔下的民国彝族精英总是在各种场合中强调自己的“夷族”身份,并争取让这个身份得到国家的认同,但是书中却缺乏对“一般的夷人百姓”身份认同问题的关注。
2019级民族史专业的张体红提出,书中只讨论了少数民族精英对民族认同的态度,而没有讨论少数民族普通大众的态度,除了作者所说的史料的缺乏外,其实这与文化水平的差异有很大关系。
2019级图书情报专业的王宇灵认为,作者写本书的原因之一是证明之前“夷人”精英们所做的努力,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做了巨大的铺垫和贡献,而今之中国民族间既要包容理解,又要保持优良传统和一定的特殊性,如此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2019级民族史专业的常璐根据书中第三章所提出的“想象共同体”一词联想到“历史实体论”和“近代建构论”,并就这两种观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认为温春来教授比较赞成“建构”一说。
参与同学合影
最后,大家就如何把握民族认同的“度”、高度的民族认同是否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以及在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中,所收集资料如何默契衔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本次读书会,让同学们对《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一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这次读书会,一方面给大家提供了一种阅读思路,学会怎样去发掘作者更深层次的含义和想要表达的观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之余,提高阅读的质量和能力;另一方面,在读书会上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流给大家很多启发,从而加深对书中思想的认识,汲取正能量,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从不同的维度去感知中国,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