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晚上七点整,为了加强学生们对学问表达以及管理学科的了解认识,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档案与信息管理系特邀中国人民大学胡鸿杰教授为我系师生在文渊楼305作了题为《学问边上——谈学术研究及其表达》的名师讲座。
胡鸿杰: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82年至1986年供职于国家档案局教育处;1986年至1996年在中国档案出版社先后担任总编室主任、综合编辑室主任和《办公室业务》杂志社主编;1996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担任《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总编辑。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教秘书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档案学会编纂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自强"教授,并在山东大学、安徽大学、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苏州大学担任兼职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已出版《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等专著和《办公室管理》等教材20余部,在《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独立发表学术文章70余篇。
讲座伊始,胡老师说道:“同学们上了这么多年学,获得的都是什么呢?一是读书;二是写作。把读的书变成自己的思想再表述给别人。”对于学术研究,胡老师提出,学术需要主张,首先是选题很重要,“成功最重要的是汗水与努力。”因此,胡老师认为坚守也十分重要。然而,坚守并不是一味的墨守成规,对于新事物的发展也要“图变”。此外,胡老师表示“溯源”“遗产”“界限”对于学术研究也十分重要。“溯源”要求我们要知道学术的源头,“遗产”则要求我们保护遗产,“最后我们要知道边界在什么地方,不能随风飘荡”。
紧接着,胡老师以他自己的一本书《维度与境界:管理随想录》为例,告诉我们管理维度应该有三种维度 :内容、方式及资源。其中管理的方式分为三种方式,其一是现场的方式、其二是会议的方式、其三是文件的方式。对于如何治学及即如何搞研究,胡老师认为天赋十分重要,但是后天的知识结构及研究方法或叙事方法也不可小觑。他说道:“大学时期是丰富知识结构最有效的时期。”叙事方法和研究方法也有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问题(理论)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阅读和写作能搭建好一个人成长的结构,同时也是提升能力的好方式”。对于做学术来说最直接的方式是论文,对于如何进行选题,胡老师说道:“选题从根本上说是‘形态问题’,‘心正’才能‘题正’。”选题应看个人力量与团队力量能走多远。此外,逻辑上不能犯错方法,从概念入手搭建自己的体系。而对于写作或者叙述方法储备,我们需要多读书,多写,“你读过什么书都会反映到你写的内容里”。
最后,胡老师提到,在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支持下,他们组建了“档案职业与学术评价中心”小组,旨在探究与建立档案学经典著作评价模型,跟踪与中心研究主题相关的国内外学术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以此为我国的档案学评估做服务。同时他也讲解到,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所在团队为我国有关档案学“经典”所做的工作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要重视版权和商标的保护。陈子丹老师也指出,胡老师今天的讲座对于同学们如何理解管理学学科掌握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启发,希望同学们加以学习以此提升自身的学习素养。之后,胡老师热情地回答了同学们的疑问。至此,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刘芯源
审稿:唐伟鹏
图片:蒋韬/王玮
美图:刘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