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专家讲座之后,研习营进入 “名刊名编面对面”的环节,邀请国内著名重要期刊的著名编辑为研习营进行指导,使学员得以与名刊名编进行现场互动,问学请益。本届研习营共邀请《民族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思想战线》和人大复印资料中《民族问题研究》等六家重要学术刊物的主编在线指导,为期两天。
12日上午,第一场由《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仲伟民教授主讲,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刘正寅教授主持。仲伟民教授首先分享了个人关于民族史研究的看法与体会以及民族史论文需要注意的问题,认为民族史研究应从多个维度、多个角度进行,从多个维度对民族国家进行比较研究才可使民族史具有真正的学术创新和学术判断。在固有观念、外来影响、新时代三个维度中,历史维度最为重要。他指出,固有的观念即中国人对国家与民族问题的独特理解,中国古代只有华夷之别,而无强烈的民族观念。仲伟民教授进一步分析外来的欧洲民族国家观念的冲击及其与固有观念的矛盾,指出伴随着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民族主义、甚至极端的民族主义现象开始出现。他还分析了在新时代全球化背景下对民族国家的理解问题,认为在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剧的情况下,不应忽视全球化过程中分裂和多元化的趋势。最后,仲伟民教授分享了民族史论文写作与投稿的建议。他指出在综合类期刊发表论文,所讨论的问题不宜过小或过于具体,应注重宏观问题和理论问题的探讨。他建议应以全球史的眼光看待民族问题,应注意梳理传统的民族理论,对理论进行反思。应用通约性的概念来研究民族问题。最后,他指出,民族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需要进行学术的、前沿性的、前瞻性的深入研究,从而使民族问题研究有利于民族、宗教政策的制定。仲伟民教授演讲结束后,学员们围绕研究对象、视角、议题的选取,如何更好地理解民族史的变化,怎样更具有全球史的视角,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发刊取向等问题进行提问,互动极具启发性,仲教授的答疑解惑极具指导意义。
《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仲伟民教授
第二场由《民族研究》常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曾少聪教授主讲,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罗群教授主持。曾少聪教授主要讲述了办刊定位、选题策划、编校流程、选稿和编校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民族研究》的作用与贡献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曾少聪教授介绍《民族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民族所主办的以民族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刊物,自创刊以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办刊定位方面,曾少聪教授介绍《民族研究》的办刊宗旨,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阐释党的大政方针,打造马克思主义民族研究的坚强阵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促进各民族进一步发展,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服务。办刊栏目方面,《民族研究》共有民族理论、民族学与人类学、民族史、民族经济及其他四个栏目。选题策划方面,《民族研究》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组织专题策划,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等专栏。曾少聪教授指出,选题策划方面也重视重大理论和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重视民族学与人类学核心内容的研究、田野调查、民族史研究等。编辑流程方面,坚持和完善采编制度,实施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曾少聪教授特别指出投稿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注释规范,突出文章选题的亮点,避免错别字,行文切勿文白交杂而应使用现代白话文等。在互动环节,学员们围绕清代台湾研究、文献使用、民族融合等问题进行踊跃提问,曾少聪教授一一作答,指导深刻且具有可操作性,使学员们获益良多。
《民族研究》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曾少聪研究员
第三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主编李大龙教授主讲,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潘先林教授主持。李大龙教授首先就《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这一刊物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介绍,说明了审稿流程、用稿范围和来稿规范等情况;接下来就国内中国边疆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阐述,以相关的数据揭示出边疆研究日益得到学界重视。李大龙教授提出了七个中国边疆研究的难点和前沿问题,认为很多基本问题亟待明确,距离话语体系构建完成还任重道远。之后就营员们着重关注的选稿问题,李大龙教授表示资料新与观点新是选稿的基本原则,而要做到这“两新”就得要求学者做到“两全”,一是研究资料的把握要全,二是研究状况的把握要全。在此基础上,李大龙教授希望学者能实现个人爱好和发展需要兼顾,个人与国家需要兼有的研究定位。此外,李大龙教授又分享了他常用的一些数据库和检索工具,并用自己在从事高句丽史研究中发现的新材料一事为例,鼓励青年学者利用好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条件,并且安下心来系统阅读基础资料,向成为“大家”的目标努力。就论文的写作规范而言,李大龙教授也谈了自己的认识,主张学术论文写作应当通俗易懂,符合规范为佳,并强调在具体写作中自圆其说是关键。而在投稿方面,李大龙教授建议应当投其所好,把握好杂志的定位和用稿方向、用稿特点和编辑爱好。最后,李大龙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向营员们提出了许多实用且有价值的学术建议。李大龙教授的演讲结束之后,学员们围绕如何在论文写作中进行学术史回顾和总结、民族史与边疆学的异同等问题纷纷积极提问。李大龙教授一一作出了具有启发性的回答,形成与学员间的良好互动。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主编李大龙编审
下午四点之后,进入学员研讨环节,由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潘先林教授主持。来自博物馆系统的学员宋诚立足于自己的工作背景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如何把握和研究浩如烟海的近代史料的问题。同样以近代民族史为方向的学员冯翔则以自身的研究经历,分享了他的档案利用经验。他以自己发现批评刘曼卿的材料为例,主张通过阅读系统连续的档案来推进研究的深入,而慎重对待单一的档案。张梦婷学员也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认为应当先有问题存在,再去查阅档案,并在查阅的过程中修改甚至是推翻自己最初的想法。和梦学员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最近学习经历和学术思考,叙述了她对跨境民族的调查研究和家谱的搜集。针对她所讲的少数民族家谱和民族身份建构等问题,其他学员们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引起了新的一轮讨论。各位学员积极发言,不断推出新话题新讨论,互动踊跃,交流充分。与会老师们也不时参与,针对学员们之前的讨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刘正寅教授在发言中特别强调研究问题的提出应当是基于对学术史的梳理和回顾,并对学员提出的有关民族志的内涵、价值等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主持人潘先林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了关注基本问题的重要性,主张研究需要对档案背后的故事进行辨析,并应当努力使自身的学术研究和国家需要、主流话语以及基本问题发生关联。本次研讨的氛围非常活跃,大家都畅所欲言,既有学员自身的经验总结,也有具体的学术见解,还有学习上的困惑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怀。
结合白天进行的“名刊名编面对面”活动,当晚的学术沙龙即以“民族史研究前沿与选题、写作、投稿经验”为主题展开,大家就自己研究中的一些困惑和具体问题以及白天的学习感受进行交流、探讨。当晚的沙龙由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博士后秦光永博士主持,刘正寅研究员出席并参与了讨论。
(撰稿:bat365在线平台官方网站农颖、高雪峰)